
生物活性玻璃纳米颗粒是什么?
生物活性玻璃(Bioactive Glass,简称BAG)是一类能对机体组织进行修复、替代与再生、具有能使组织和材料之间形成键合作用的材料。它主要由硅网络结构、氧化物和修饰成分组成,常见的氧化物包括SiO2、Na2O、CaO、P2O5等。通过调整制备工艺和掺入不同的元素,可以衍生出多种类型的生物活性玻璃,包括硅酸盐基、硼硅酸盐/硼酸盐基和磷酸盐基等亚类。
纳米级的生物活性玻璃,即生物活性纳米玻璃,具有更高的比表面积和更好的生物活性,因此在实际应用中表现出更优异的性能。
生物活性玻璃特性与功能
- 生物相容性:介孔生物活性玻璃表现出良好的生物相容性。
- 骨诱导性:其表面能够迅速形成羟基磷灰石层,有助于成骨细胞在材料表面的附着、增殖和分化,从而促进组织的生长和修复。
- 药物输送功能:介孔生物活性玻璃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优越的载药能力,能够负载并缓慢释放药物或生物活性分子,因此在药物传递系统中具有潜在应用。
- 可调节性:通过改变制备工艺和掺入不同的元素,可以调整介孔生物活性玻璃的孔径、形貌和组成,从而赋予其更多的生物学特性。
生物活性玻璃应用领域
- 骨组织工程:介孔生物活性玻璃因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骨诱导活性,在骨缺损修复、骨替代等组织工程领域得到广泛应用。
- 药物传递系统:利用其载药能力和缓慢释放特性,介孔生物活性玻璃可以作为药物传递系统的载体,用于控制药物的释放速度和持续时间。
- 生物医学成像:通过掺入具有荧光性质的元素或化合物,介孔生物活性玻璃还可以用于生物医学成像领域,为科研提供新的手段。
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不断拓展,生物活性纳米玻璃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。未来,人们将继续深入研究其制备工艺、性能优化以及更多元化的应用领域,以满足生物医学工程的发展。